《肿瘤防治研究》编辑出版政策
1 办刊宗旨与报道范围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以“促进肿瘤界学术交流,服务肿瘤学科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为办刊宗旨。创刊于1973年,月刊,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由湖北省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主办 。
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杂志采用OA出版,被荷兰Scopus、瑞典DOAJ、美国CA、EBSCO、ProQuest、Ulrichsweb、英国CABI、日本 (JSTChina)、波兰IC、瑞士HINARI等多家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
《肿瘤防治研究》主要发布与癌症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
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断、临床应用、流行病学、技术交流、综述、指南解读、指南与共识、病例报道等。
2 出版政策
2.1 作者署名
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的建议,在本刊发表文章上署名的作者应该同时满足以下4条标准:(1)对研究工作的构思或设计有实质性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2)起草论文或者在重要的知识性内容进行批判性修改;(3)最终批准要发布的版本;(4)同意对工作的所有方面负责,以确保与工作的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相关的问题得到适当调查和解决。所有被指定为作者的人都应满足上述所有四个作者身份标准,所有满足这四个标准的人都应被确定为作者。有贡献但只满足部分而非全部上述4条标准者,不应被列为作者,但他们应当在文后被致谢。
通信作者是指在投稿、同行评审及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沟通的人,一般只列1位。作者排序原则上以贡献大小为先后排序,由论文署名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则上不得变更。作者工作单位需标注到科室。投稿时需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同时声明每位署名作者对研究的具体贡献信息,即每位作者对研究的计划、实施和报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2.2 利益冲突
公众对科学过程的信任和已发表文章的可信度部分取决于在科学工作的规划、实施、写作、同行评审、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如何透明地处理利益冲突。
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所定义,当有关主要利益(例如研究的有效性)的专业判断可能受到次要利益(例如经济收益)的影响时,就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和偏见,并且对利益冲突的看法与实际利益冲突一样重要。由于读者可能不同意作者的关系或活动是否代表利益冲突,因此作者在投稿时必须完整地声明和披露所有与研究相关的关系或活动,以保证对透明度的承诺。
作者对所提供的利益冲突声明的真实性负责,通信作者负责组织利益冲突声明表的签署。作者须在投稿时提交“作者利益冲突声明”附件,同时作为文章内容的一部分体现在稿件中(讨论部分后、参考文献前),声明实际的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包括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利益关系)。
2.3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根据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892—2018)——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或者动物为研究对象时,本刊要求作者投稿时应该随文提供与研究相对应级别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者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受试者可不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正文材料与方法部分,要写明:本研究经XXXX伦理委员会批准,全体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XXXXXXXX。
如果所在机构没有正式的伦理委员会,作者应该说明采用的试验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标准和世界医学会最新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
3 同行评议政策
同行评议是编辑邀请熟悉作者论文涉及领域的同行专家对论文的学术水平以及是否值得发表作出一个判断和评价。它是确保论文和期刊学术质量的的重要方式。所有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
本刊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国际学者、权威专家在内的600余名同行专家组成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团队,分布在肿瘤学相关的多个亚专科,确保对来稿进行快速和高质量的评议。只有通过了编辑初审的稿件才能进入到同行评议。由于作者及所在机构的信息有助于帮助专家判断论文的真实性,本刊采用单盲审稿。评议将由至少两位非作者所在省份的同行专家进行,专家会从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作者可建议特定的个人作为或不作为审者参与,但接受或拒绝的最终决定权在编辑部。本刊所有来稿均采用线上处理,审稿流程的每一步进程都在投稿系统中透明公开,作者可随时查询。
4 数据共享政策
论文关联数据共享能提高学术诚信、减少科研浪费,本刊鼓励作者将直接支撑论文结论的数据进行共享。提交论文关联数据的论文将获得优先评审、优先录用、优先出版。
本刊鼓励论文作者对提交的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公共保存,数据存储库应遵循FAIR共享原则,保障科学数据的可发现性、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
作者可在出版阶段完成论文关联数据的提交,数据存储平台将对作者提交的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形式审核,主要审核其是否已上传数据、上传的数据是否可访问、是否已提交数据可用性声明(如要求提供)等内容。
5 开放获取声明(CC-BY-NC)
《肿瘤防治研究》为开放获取的期刊,采用“CC BY-NC: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协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这意味着本刊允许任何非商业用途的免费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本期刊内文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引用本刊文献内容需注明原作者姓名,以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并注明本刊发表刊期及来源网址,同时标明是否对原始作品作了修改。未经原作者及本刊同意,不得将本刊已发表论文(作品)或其衍生作品运用于商业目的。除网络自身的访问限制外,用户在使用文献时不受财力或技术的限制。
6 广告政策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主要发布与癌症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行业资讯。编辑部基于“促进肿瘤界学术交流,服务肿瘤学科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的办刊宗旨,致力于肿瘤学资讯的高效和广泛的传播,通过多平台展示和先进的主动传播手段,使杂志刊发的内容展示度高,传播范围广,是肿瘤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读者对象主要为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医学生。
本刊受理与癌症相关的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的广告发布。凡在本刊发布的广告均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相关的规定或行业标准。
所有广告发布活动均需与本刊签订广告合同,并提供相关的企业营业执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的广告审查准予许可决定书。
本刊不接受个人的广告业务。本刊保留对任何广告是否发布的决定权。
如需完整信息,请联系我们。
7 勘误政策
勘误是编辑部在论文刊出后发现错误的情况下做出的修正说明,勘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错误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例如逻辑、方法、结果),但还不至于严重到需要撤稿;
错误影响论文的元数据(检索数据,如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利益冲突、基金声明)。
编辑部将以勘误表的形式在后续出版的刊物上对之前的错误进行更正。勘误是纠正可能导致误解的科学错误,但不会改变文章的结论、遗漏错误(如参考文献)或写作或出版过程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