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Ⅱ、白地霉对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促癌作用的初步观察

杨简, 高进, 朱立平, 高长江, 李宝贵, 王继信, 王淑华, 张俊才

杨简, 高进, 朱立平, 高长江, 李宝贵, 王继信, 王淑华, 张俊才. 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Ⅱ、白地霉对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促癌作用的初步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 1974, 2(3): 20-28.
引用本文: 杨简, 高进, 朱立平, 高长江, 李宝贵, 王继信, 王淑华, 张俊才. 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Ⅱ、白地霉对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促癌作用的初步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 1974, 2(3): 20-28.

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Ⅱ、白地霉对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促癌作用的初步观察

  • 摘要: 利用甲基苯甲基亚硝胺诱发的小鼠前胃癌模型,在灌喂亚硝胺的同时,灌喂0.5毫升的白地霉液体培养混悬液,观察小鼠前胃癌瘤发生时间与发生率的变化。实验采用A系和昆明两种小鼠。动物分别于14天及1—8个月时处理。发现在实验的第2—7个月,白地霉加亚硝胺组的小鼠的癌瘤发生率均较单独亚硝胺组者为高,而且上皮的癌变灶例数亦较多。单独灌喂白地霉液体培养混悬液的小鼠经过了80-226天,其前胃上皮发生了基底细胞增生、单纯增生、基底细胞花蕾样增生、外突型与内翻型乳头样增生等多种增生性病变。实验结果说明含有白地霉菌体的培养液有促进甲基苯甲基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癌的作用。文中还就促癌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讨论。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x 院: 杨简、朱立平、林培中、赵三妹、高进、王椒华、王继信、张俊才: 甲基苯甲基亚硝胺诱发三种不同系别小鼠前胃癌的实验研究及癌变过程中病理形态与组织发生的动态观察。( 待发表)
    2. 中国医学科学院x 院: 杨简、高进、朱立平、高长江、文世骏、祝庆蕃、李宝贵、王继信、王淑华、张俊才林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促痛作用的实验研究1、白地霉对小威致病性的观寮, 《肿瘤防治研究》, ( 8 ) ,15一19, 1974。
    3. 中国医学科学院x 院: 林培中、杨简、赵三妹、高进、梁德才: 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一些特性以及癌变的病理学及组织发生学的观察, ( 待发表)。
    4. 严瑞琪: 霉菌毒素, 待发表。
    5. 高进: 癌瘤的综合病因, 医药研究通讯,4,1973,印刷中。
    6. 广西医学院肿瘤研究小组. 医学资料(肿瘤专辑)1,1,1972。
    7. 张宝庚、赫昌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 9 : 51 ,1965。
    8. Carmichael,G.M:Mycol.49,820,1957。
    9. Lancaster,N.C.Nature(Lond)192,1095,1961。
    10 Schoental,R.:Brit.J.Cancer15:812,1961.
    11 Fisher,E.R. Fisher.B,Arch,Path.79:180,196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1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29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74-09-0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