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青年人大肠癌的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附56例病理临床分析

陈寿松, 柳风轩

陈寿松, 柳风轩. 青年人大肠癌的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附56例病理临床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 1988, 15(3): 140-142.
引用本文: 陈寿松, 柳风轩. 青年人大肠癌的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附56例病理临床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 1988, 15(3): 140-142.

青年人大肠癌的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附56例病理临床分析

  • 摘要: 本文报告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其发病率为11.3%,临床主要表现为血便(78.5%),腹痛(55%),腹胀(50.2%),与老年人大肠癌临床表现基本相同。青年人预后比较差。从有随访结果的24例中分析组织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组织学类型中腺癌预后最好,印戒细胞癌预后差。浸润深度达浆膜层或浆膜外者,有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或其他器官侵犯预后差。

     

  • [1] Ackerman LV:Cance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P485,1970.
    [2] 龚西验等:中华肿瘤杂志 1970,1(4):282.
    [3] Van Langenberg A.et al:Brit Med J 3:374,1972.
    [4] 许书言等:中华病理学杂志13(2):223,1984.
    [5] 实用肿瘤学编委会:实用肿瘤学,第二册,第一版,第81页,人民出版社,北京,1989.
    [6] 李凌等,肿瘤防治研究 9(2):71,198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2
  • HTML全文浏览量:  29
  • PDF下载量:  2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8-09-0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