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膀胱横纹肌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观察——附8例报告

安建成, 赖日权, 罗祝泉, 李雯, 陈光华

安建成, 赖日权, 罗祝泉, 李雯, 陈光华. 膀胱横纹肌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观察——附8例报告[J]. 肿瘤防治研究, 1993, 20(2): 77-78,138.
引用本文: 安建成, 赖日权, 罗祝泉, 李雯, 陈光华. 膀胱横纹肌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观察——附8例报告[J]. 肿瘤防治研究, 1993, 20(2): 77-78,138.

膀胱横纹肌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观察——附8例报告

  • 摘要: 本文报道膀胱横纹肌肉瘤8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43岁,平均9.9岁,≤5岁儿童占61.5%(5/8)。男6女2例。肿瘤发生于膀胱三角区4例,体部2例,颈部及后壁各1例。大体检查瘤体呈息肉状5例,囊样物3例。表面溃疡、出血镜下见表面复盖表层上皮,粘膜下常为数层较幼稚的横纹肌母细胞带称“形成层”,间质粘液变及星芒状小梭形细胞、带状细胞等。易与粘液脂肪肉瘤相混,免疫组化肌红蛋白标记阳性对横纹肌肉瘤确诊有重要的价值。电镜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 [1] Timmons OW, et al. Juro1, 1975, 113(5): 649
    [2] 张长水, 等. 小儿膀胱粘液肉瘤1例报告. 中华外科杂志, 1957, 5(6): 501
    [3] 林渊.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4例报告. 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 1979, 6(2): 88
    [4] 张继增. 膀胱和前列腺横纹肌肉瘤(5例报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82, (3): 214
    [5] Horn RC, et al. Cancer 11, 1958, 181
    [6] 赖日权, 等. 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及免度组化观察. 中华肿瘤杂志, 1989, 11(3): 184
    [7] 吉重敏.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 中华肿瘤杂志, 1985, 7(4): 26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32
  • HTML全文浏览量:  30
  • PDF下载量:  3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93-06-0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