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PS 2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东德, 袁宏银, 杨国木梁

吴东德, 袁宏银, 杨国木梁. PS 2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01, 28(01): 79-80. DOI: 10.3971/j.issn.1000-8578.3062
引用本文: 吴东德, 袁宏银, 杨国木梁. PS 2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01, 28(01): 79-80. DOI: 10.3971/j.issn.1000-8578.3062

PS 2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通信作者:

    吴东德

  • 中图分类号: R 737.9

  • 摘要: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提前,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长期以来,人们试图找出能预示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因子,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继1967年Jensen发现雌激素受体(ER)后又发现了孕激素受体(PR),从而揭开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将之分为两大类: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前者不仅较后者预后好,而且对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亦高。随着P.Masiakowski等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提取出、并命名为PS2的基因后,科研工作者又发现了雌激素调节系统,并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PS2是一个具有潜在意义的判断预后的指标,在选择是否使用内分泌治疗方面,它可能优于ER和PR。下面就PS2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功能和ER、PR状况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系统的综述。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10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70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3-05
  • 修回日期:  2000-04-27
  • 刊出日期:  2001-01-04

目录

    杨国木梁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