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4, Vol.41 Issue (7): 859-860.   PDF    
睾丸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直肠癌1例
张 克,李美林,于晓丽,韩春山    
266011 山东青岛,青岛商业职工医院肿瘤科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于2010年5月1日无明显诱 因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约3 cm×3 cm,后进行 性增大,无明显疼痛,阴囊皮肤无红肿、无发 热、盗汗、无尿频尿痛。2010年9月10日在青岛 市中心医院查盆腔CT示右侧睾丸肿块(52 mm × 46 mm),FPSA 、TPSA 、AFP 、β-HCG 均在正 常范围。于2010年9月24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 属医院全麻下行“右侧睾丸肿瘤根治术”。术后病 理:(右睾丸)弥漫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活化B 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 PAX-5(+)、Mum-1(+)、BCl-2(+)、BCl-6(+)、 CD10(- )、CD45RO(- )、TdT(- )、CD3(- )、 Ki-67(+)约80%,见图 1。2010年10月9日于青岛 市中心医院查PET/CT:腹膜后单发高代谢淋巴 结、直肠肠壁增厚并FDG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瘤 累及。2010年10月16日—2011年2月16日在青岛商 业职工医院肿瘤科行4周期R-CHOP方案化疗,2周 期化疗后于2010年12月17日青岛市中心医院复查 PET/CT:腹膜后单发高代谢淋巴结消失,直肠病 灶代谢活性明显减低。4周期化疗后于2011年3月 15日青岛市中心医院复查PET/CT:腹膜后淋巴结 消退,直肠病灶代谢活性较前升高,范围增大。 2011年3月23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结肠 镜检查示:距肛门8~12 cm见环1/2周扁平隆起, 表面溃烂,活检病理示:(直肠)腺癌(中分 化)。于2011年4月6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 院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中 分化腺癌(溃疡型,范围5 cm×4 cm)侵达外膜, 淋巴结管内癌栓形成,未累及手术切缘,肠周淋 巴结未见癌转移(0/5),见图 2。临床诊断:(1) 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右侧睾丸、腹膜后淋巴结, 右睾丸切除术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活化B细 胞性,ⅡEA期)。(2)直肠癌术后(pT3N0M0, ⅡA期)。术后全科讨论意见目前淋巴瘤无残留 病灶、既往化疗骨髓抑制重、并发症较多、年龄 大、治疗间隔时间长,暂不行淋巴瘤化疗及预防 性鞘内注射;放疗如要包含直肠及睾丸、腹膜 后淋巴结等部位,放疗野大,不能耐受,暂不放 疗。直肠癌有高危因素:淋巴管癌栓,淋巴结清 扫少于12枚,考虑给予希罗达单药化疗。自2011 年6月19日至2011年11月6日服用“希罗达1.5 bid× 14d”治疗6周期。后定期复查。随访至2013年5月1 日患者未出现复发转移征象。

A: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HE×200); B: B cell markers CD20(+) (Immunohistochemical×200) 图 1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镜下表现 Figure 1 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microscopical manifestation of testicular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图 2 直肠癌病理镜下表现(HE×200) Figure 2 Pathologic microscopical manifest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HE×200)
2 讨论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 即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发生不同细胞类型的多发性 原发肿瘤[1]。根据Warren和Gates[2]标准:(1)每个 肿瘤必须证实是恶性肿瘤;(2)每个肿瘤发生在 不同的部位,两者不连续;(3)每个肿瘤必须具 有其独特的病理类型,必须排除转移或复发。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间隔时间6月以内为同时性癌,6月 以上者为异时性癌。随着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及肿 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有关多原发肿瘤的报道越 来越多,在临床工作中要提高认识。

目前,MPC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病 因包括放化疗等医源性因素、免疫水平低下、致 癌因素的持续作用、肿瘤起源的多中心学说和遗 传因素等[3-4]。据流行病学调查患有原发癌的患 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再次患原发癌,这可能与患者 的基因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初始癌的 治疗有关[5]。MPC最易发生在首癌的1~5年内, 这也是首癌最易复发和转移的时间,因此,肿瘤 患者在这一期间出现新病灶时,除考虑复发和转 移外,还要尽可能排除MPC,因为MPC患者的 治疗与转移癌或复发癌不同,治疗原则与首癌相 同,治疗方法应尽可能给予根治,有手术指征者 应尽可能行根治性手术,疗效与单发癌相似。而 复发和转移癌多采用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方式。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MPC与复发和转移癌的 鉴别,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3-4]。对于MPC的预 后各家报道不一,预后因素包括间隔时间、发生 部位、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等,其中 MPC发生间隔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首 发癌与重复癌间隔时间越长,预后越好;而同时 性发生两原发癌并且恶性程度高者预后最差(双 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除外)[6]。总体认为,MPC的 预后明显好于转移癌[7]。Freeman等 [8]报道1例58岁 的男性从1991年到2011年20年间发生4种原发性恶 性肿瘤,分别为乙状结肠癌、前列腺癌、右睾丸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结肠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分别间隔11年、6年和3年,因间隔时间长,4种肿 瘤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例患者初诊时以睾丸肿块为首发症状,没有 大便带血等直肠癌临床表现。睾丸手术后确诊病 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行PET-CT检查发现 腹膜后淋巴结及直肠高代谢病灶,睾丸淋巴瘤累 及腹膜后淋巴结常见,但侵及直肠较少见。因此在 淋巴瘤化疗前我们曾建议患者行肠镜检查明确直 肠病变性质,患者因无症状且高龄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心梗支架植入、糖尿病”等病史拒绝肠镜 检查。根据当时的临床资料,我们诊断为非霍奇 金淋巴瘤ⅣA期,给予了患者标准的R-CHOP方案 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发现腹膜后淋巴结消 失,直肠病变明显缩小。临床治疗效果肯定了我们 的诊断。继续原方案2周期后直肠病变进展,此时我们反复动员患者肠镜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为直肠 癌。综合评价后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最终的诊断 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ⅡEA期,直肠癌ⅡA期。经过积 极地治疗,目前患者两种肿瘤均控制良好,得益于 患者两种肿瘤均分期较早,根据病情采取了适当的 治疗措施。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 型,“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是目前推荐的针对 DLBCL的一线治疗[9]。对于直肠癌,有手术指征应 尽可能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配合放化疗。

本案例提示:(1)对于一个肿瘤不能解释的临 床症状,要考虑到多原发癌的可能性,全面检查, 以防漏诊;(2)对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 问题不能轻易放过,以达到尽早诊断,以免延误治 疗时机;(3)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在尽量根治的基 础上,兼顾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4)制定个体化 治疗方案,一旦诊断为多原发癌,不能轻易放弃。

参考文献
[1] Sun Y.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two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J]. Zhong Wai Yi Liao,2010,29(11):95. [孙莹. 多原发癌2例并文献复习[J]. 中外医疗,2010,29(11):95.]
[2] Warren S, Gates O.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al study[J]. Am J Cancer,1932,16:1358-414.
[3] Chen HX, Zhou GE, Yang YL.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J]. Zhong Guo Zhong Liu Lin Chuang Yu Kang Fu,2009,16(5):452-4. [陈洪兴,周桂娥,杨云利.多原发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16(5):452-4.]
[4] Zhu YR.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J]. Yi Xue Li Lun Yu Shi Jian,2006,19(11),1249-50. [朱义荣.多原发癌[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249-50.]
[5] Verma M.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cancer epidemiology [M]. New York: Humana Press,2009:3-12.
[6] Di Martino E, Sellhaus B, Hausmann R, et al. Survival in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J]. JLaryngol Otol, 2002, 116 (10):831-8.
[7] Zhang JM, Ma J,Shi QL, et al. Synchronous 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and carcin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5 patients[J]. Zhonghua Zhong Liu Fang Zhi Za Zhi, 2011,18(14):1127-30. [张静敏,马捷,石群立,等. 同时性双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上皮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4):1127-30.]
[8] Freeman HJ, Kwan PW, Webber D. Large-cell neuroendocrine cancer of the colon following rituximab-based lymphoma treatment[J]. Can J Gastroenterol,2012,26(1):12-3.
[9] Lin JY, Yang Y, He HM,et al. Clinical study on rituxi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nd recurrent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J]. Zhonghua Zhong Liu Fang Zhi Za Zhi, 2010,17(4):319-20. [林剑扬,杨瑜,何鸿鸣, 等.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难治和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4)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