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2.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是以 常规化疗药物低剂量、频繁、连续而无较长化疗 间歇期治疗肿瘤的新策略,其治疗靶点是血管内 皮细胞,实质为抗肿瘤血管治疗[1]。研究显示,节 拍化疗抗肿瘤血管,改善肿瘤乏氧,与放疗联合 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2]。本研究应用顺铂节拍化疗 联合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行Ⅰ期临床试 验探索顺铂节拍化疗的最大耐受剂量,初步评价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毒性和临床 耐受,并探索节拍化疗抗肿瘤血管效应。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1年2月—2011年12月,按Ⅰ期临床试验 选入15例局部中晚期(Ⅲ、Ⅵa、Ⅵb期,UICC分 期2003版)无放化疗禁忌证的鼻咽癌患者行节拍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节拍化放疗组),随机选入7 例拒绝行同步化疗但无放疗禁忌证的同期别鼻咽 癌患者行单纯放疗(单纯放疗组),两组患者均 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27~63岁,KPS评 分≥70分,其中男13例,女9例。病理分型为节拍 化放疗组低分化鳞癌13例、未分化癌2例、单纯放 疗组低分化鳞癌6例、未分化癌1例;临床分期节 拍化放疗组Ⅲ期5例、Ⅳa期2例、Ⅳb期8例;单纯 放疗组Ⅲ期2例、Ⅳa期4例、Ⅳb期1例。两组患者 各病例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放疗
两组患者均行鼻咽癌IMRT放疗,常 规分割,鼻咽原发灶剂量70~74 Gy,咽旁及颈部 阳性转移淋巴结66~72 Gy,鼻咽癌临近高危区及 颈部淋巴结引流区预防剂量52~60 Gy。
1.2.2 节拍化疗
Ⅰ期临床试验 节拍化放疗组放 疗同期联合顺铂节拍化疗治疗,且节拍化疗按药 物I期临床试验施用,顺铂从3 mg/m2最小起始剂量 起,每周给药2次,按改良Fibonacci法依次拟递增 顺铂剂量至5、8、10、13、17、20 mg/m2,每个剂 量级入组3例患者,如3例均未发生重度(Ⅲ级或 以上程度)不良反应,则升级到下一剂量试验; 如有1例患者出现重度不良反应,则再入组3例行 同一剂量试验,如再出现重度不良反应,则停止 剂量升级,规定此不良反应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DLT),该剂量的前一剂量为顺铂节拍化疗最大 耐受剂量(MTD)。如再入组患者未出现DLT, 则继续升级行下一剂量级试验。同一患者仅行一 个剂量级试验。
1.2.3 节拍化疗依从性及耐受评价
节拍化放疗总疗程约6.5周,预计使用顺铂13次,计数患者实 际使用顺铂次数,评价节拍化疗治疗依从性:规 定完成顺铂预计总量(13次)的>75%~100%为 依从性“好”,完成预计量>25%~75%为依从性“中 等”,完成0~25%为依从性“差”。据患者化疗相关 不良反应、体重减轻、依从性评价顺铂节拍化放 疗治疗耐受性。
1.2.4 急性不良反应
按RTOG/EORTC急性放 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两组黏膜、唾液腺、咽和食 管、皮肤、耳、眼、神经系统急性毒性。按WHO 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血液系统、 肝、肾及胃肠道急性毒性。
1.2.5 CT灌注分析
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前、放疗 40 Gy、放疗结束时行CT灌注扫描3次。扫描设备为 GE lightspeed4层螺旋CT,经肘静脉团注碘佛醇, 4.5 ml/s,总量50 ml,延迟6 s扫描。以电影扫描模式 行CT灌注扫描:扫描矩阵512×512,层厚5 mm,电 压120 kV,电流80 mA,总曝光时间50 s,1秒/转。 应用Perfusion3.0灌注软件分析图像。通过软件分析 得到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血流容量BV、平均通 过时间MTT及表面渗透性PS等血流灌注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节拍化疗Ⅰ期临床试验结果
节拍化放疗组依次进行了3、5、8、10 mg/m2 顺铂剂量级试验,共15例患者,前3个剂量级患者 均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10 mg/m2剂量级,有1例 患者出现Ⅳ级口腔黏膜及Ⅲ级颈部皮肤放化疗反 应,再入组3例患者行同剂量级实验又有1例出现 Ⅳ级颈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反应。因此确定顺铂节 拍化放疗治疗鼻咽癌的DLT为口腔黏膜和颈部皮肤 不良反应,顺铂节拍化疗MTD为8 mg/m2。
2.2 两组急性放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急性不良反应比较见表 1。两组患者 均出现重度治疗不良反应(≥Ⅲ级),但两组间 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表 1 鼻咽癌患者节拍化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急性毒性分 级比较(例) Table 1 Comparison of acute toxicity grad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between metronomic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and radiotherapy group (cases) |
2.3 节拍化疗依从性及耐受情况
15例节拍化放疗患者平均完成顺铂用药11 次,完成预计量84.62%,依从性评价为“好”。节 拍化放疗组患者无重度血液学、胃肠道、肝、肾 等化疗相关毒性,且体重下降较单纯放疗组轻: 6.37 kg vs.7.43 kg(P=0.276)。综合评价顺铂节 拍化放疗治疗鼻咽癌耐受较好。
2.4 肿瘤组织CT灌注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鼻咽肿瘤组织体积大,血管 丰富,伪彩图中红色、橙色区域面积大,颜色浓 密;放化疗后,肿瘤组织血流信号有减弱趋势, 颜色变浅变稀疏。图 1为1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血流量BF比较。经治疗,鼻咽右侧壁肿瘤缩小, 伪彩图中表示血流量的红、橙色区域变小,颜色 变淡,见图 1B。
![]() | 图 1 治疗前与治疗后鼻咽癌区血流量(BF)伪彩图比较Figure 1 Comparison of BF pseudo-color pictures of tumor tiss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BF before the treatment;B:BF after the treatment |
两组中除1例单纯放疗组患者外,均完成CT 灌注检查。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40 Gy、放疗结 束时鼻咽肿瘤CT灌注参数,其中血流量(BF)、 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均随治疗而减 小,平均通过时间(MTT)随治疗增大,见表 2。
![]() |
表 2 鼻咽癌患者节拍化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肿瘤病灶治疗
前、中、后CT灌注参数均值比较(![]() ![]() |
两组治疗中和治疗后CT灌注改变量相比较,两 组BF、BV、PS经治疗均减小(改变量差值为正), 但节拍化放疗组较单放组减少相对明显,其中治疗 后BV改变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两组MTT均随治疗而增大(改变量差值为负), 节拍化放疗组增加稍明显,但两组治疗中期及后 期改变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6, P=0.880),见表 3。
![]() |
表 3 鼻咽癌患者节拍化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原发病灶治疗
中期和后期CT灌注参数改变量(![]() ![]() |
3 讨论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可协同抗血管内皮细胞, 对肿瘤细胞有周期协同杀伤作用[3]。同时节拍化疗 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降低VEGF、PDGF等 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使肿瘤“血管正常化”, 改善肿瘤组织血供和乏氧状态,可增加放疗敏感 度,是近年节拍化疗研究的新热点[4]。节拍化疗因 用药灵活,常用常规化疗剂量1/10~1/3,亦有更小 或更大剂量应用,至今没有权威机构对其给药剂 量做明确规定[1]。本研究经剂量爬坡试验,测定放 疗联合顺铂节拍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时顺 铂节拍化疗最大耐受剂量为8 mg/m2。
节拍化放疗组15例患者平均完成顺铂节拍化 疗预计用药84.6%,治疗依从性较好。两组总体急 性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拍化放疗组患 者无重度血液学、胃肠道、肝肾等化疗相关毒 性,耐受良好。且经研究该组患者近期有效率达 100%,可推荐每周两次顺铂8 mg/m2节拍化疗联合放疗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节拍化疗实质为抗肿瘤血管治疗,故选用CT 灌注扫描分析其抗肿瘤血管效应。CT灌注可较好 反应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和微循环功能,分析肿瘤 生物活性,为肿瘤诊断、鉴别、疗效评价提供特 殊影像学依据[5]。刘玉林等[6]研究发现鼻咽癌CT灌 注可反应鼻咽癌微血管密度及组织灌注特征。
本研究中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代 表微血管开放情况和微血管量;平均通过时间 (MTT)和表面渗透性(PS)反映微循环血液流速 和血管壁通透性。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组织BF、 BV、PS高于正常组织,MTT低于正常组织[7,8]。 本研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F、BV、PS测值减小, MTT增加,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不 同,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改善差 异达统计学意义),显示节拍化放疗相比单纯放疗 可能有更好的抗血管效应。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 节拍化放疗中加入了顺铂节拍化疗的贡献,相比单 纯放疗产生了更明显的抗血管效应和改善微循环功 能作用,体现为反映微血管量的BF、BF降低,反 映微循环功能的MTT、PS趋向正常化。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时,一方面节 拍化疗抗肿瘤血管,产生抗肿瘤效应;另一方 面,肿瘤血管正常化,微循环血液流速加快,通 透性降低,有可能降低组织间隙压力,增加肿瘤 供氧,对放疗产生协同和增效作用。我们期待后 期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顺铂节拍化疗联合 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应用优势。
[1] | Gately S, Kerbel R.Antiangiogenic scheduling of lower dose cancer chemotherapy[J]. Cancer J,2001,7(5):427-36. |
[2] | Jain RK.Normalization of tumor vasculature: an emerging concept in antiangiogenic therapy[J].Science,2005,307(5076):58-62. |
[3] | Li D,Chu JJ,Huang JF,et al.Effect of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NE-l cells[J].[李丹,楚建军,黄建锋,等.节拍器化疗对鼻咽癌CNE-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2):129-31.]Shi Yong Ai Zheng Za Zhi,2009,24(2):129-31. |
[4] | Zhou Q,Guo P,Wang X,et al.Pre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evaluation of metronomic and conventional temozolomide dosing regimen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7,321(1): 265-75. |
[5] | Goh V,Halligan S,Daley F,et al.Colorectal tumor vascularity:quantitative assessment with multidetector CT-do tumor perfusion measurements reflect angiogenesis? [J].Radiology,2008,249(2):510-7. |
[6] | Liu YL,Chen X,Chen J,et al.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CT perfusion parameters and biologic character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刘玉林,陈宪,陈军,等.鼻咽癌CT灌注成像及其生物学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41(9):907-12.]Zhonghua Fang She Xue Za Zhi,2007,41(9):907-12. |
[7] | Rumboldt Z, AI-Okaili R, Deveikis JP. Perfusion CT for head and neck tumors:pilot study[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5,26(5):1178-85. |
[8] | Bisdas S,Baghi M,Smolarz A,et al.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perfusion and permeability of oropharyngeal and oral cavity cancer,recurrent disease,and associated lymph nodes using firstpass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ies[J].Invest Radiol,2007,42(3):1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