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4, Vol.41 Issue (01): 94-96.   PDF    
恶性气管狭窄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北京地区专家共识
王洪武    
100028 北京,北京煤炭总医院肿瘤内科
关键词: 气管恶性肿瘤     影像学     诊断     综合治疗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racheal Stenosis——Beijing Expert Consensus
WANG Hongwu    
Medical Oncology,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a

0 引言

气管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危险性较高, 预后较差,需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提高对该病的 认识,2013年7月2日下午,由《中华结核和呼吸 杂志》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 呼吸内镜分会联合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别开 生面的 “气管及支气管癌综合治疗高端峰会”,在 著名肿瘤专家孙燕院士的指导下,呼吸内科、肿 瘤科、胸外科和放疗科的20多位知名专家齐聚一 堂,听取了煤炭总医院王洪武教授“中央型气道 新的分区方法和恶性气道狭窄判断方法及治疗策 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跃教授 “大气道肿瘤切 除术及重建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广迎教授 “气管癌放射治疗进展”和北京协和医院张力教授 “2013年肺鳞癌化疗进展”等报告。同时,到会专 家各抒己见,共同制定气管癌个体化治疗方案, 达成北京专家共识,为气管和支气管癌的规范化 综合治疗奠定了基础。 1 中央型气道分区

中央型气道包括主气管、双侧支气管和右中 间段支气管。气管长10~13 cm,共有18~22个气 管环,前后径1.8 cm,左右径2.3 cm。目前发生于 主气管的肿瘤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分期方法,治疗 也很不规范。为了便于比较和总结,将中央型气 道分为八个区,见 表1,不同的分区,病变的性质 和采取的治疗手段有所不同。另根据病变侵犯范 围,将其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指侵犯1个 区的病变,弥漫型指侵犯2个以上区的病变。

表1 气道病变的部位
2 病变来源

起源于气管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恶性肿瘤、 继发性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原发性气管恶性肿 瘤临床很少见,尸检发现仅占所有呼吸道恶性肿 瘤的 0.075%~0.19%,占胸部恶性肿瘤不足1%,成 人原发性气管肿瘤90%以上为恶性。原发性气管恶 性肿瘤主要起源于黏膜上皮细胞和唾液腺,以鳞 癌、腺样囊性癌(前两者占75%以上)为主,其他 为腺癌、类癌和小细胞癌。 3 影像学诊断

CT上气管恶性肿瘤常表现为多发息肉状、局 部固定的、偏心性管腔狭窄,环状管壁增厚。据 此可分为四种类型: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和 混合型。(1)管内型:肿物呈息肉或结节状突向腔 内,有蒂与管壁相连,管腔变窄;(2)管壁型:肿 瘤起源于气管黏膜上皮及腺体组织,并沿管壁浸润 性生长,使管壁全层、全周或近全周增厚,致管 腔狭窄;(3)管外型:肿瘤在管壁外生长,轮廓不 规则或分叶。可压迫管壁致管腔狭窄,向腔外生 长者常累及纵隔及颈部结构;(4)混合型:可以为 前3种形式的任意两种以上病变的组合。

鳞癌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 描(18F-fluoroethyl-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8F-FDG PET)表现为放射 聚集性增强,标准摄入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增高。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根据分化程度不同,FDG-PET可有不同表现。倾 向于高度恶性的表现为放射聚集性增强,吸收不 均匀。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根据其分化程度,FDG-PET表现为低至高 度放射聚集性增强,SUV值轻度增高。

类癌血管丰富,增强CT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增 强。FDG-PET表现为低度放射聚集性增强,SUV 值轻度增高。 4 气道狭窄程度的分级方法

参照国外气道狭窄程度的分级方法,将气道 最狭窄部位的狭窄程度分为轻(Ⅰ级)、中(Ⅱ 级、Ⅲ级)、重度(Ⅳ级)和极重度(Ⅴ级), 见表2,与气促评分法(1分,2分,3分,4分)相 吻合。轻度表现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中度狭 窄则可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而重度狭 窄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极重度则随时有窒息的危 险。这些狭窄的程度与气促评分有一定的关联性。

表2 气道狭窄的分级方法

肺功能对判断上气道梗阻(upperairwayobstruction, UAO)也有一定的作用。强迫振荡法试验可作为 上呼吸道梗阻的肺计量指标。通过振荡发生器 将压力送到体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即可检测 呼吸阻力。在呼吸频率5 Hz时测定总气道阻力 (R5),20 Hz时测定中枢气道阻力(R20)。研 究认为,在超过1 L/s的不同呼吸速率下利用强迫 振荡测定UAO,ΔR/ΔV的变化可界定气道狭窄的 水平。

孙燕院士对中央型气道新的分区方法和恶性 气道肿瘤的分类方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方法 对病变的精确定位和准确治疗有重要意义,应该 积极推广我们中国人的创新经验。 5 治疗

5.1 手术治疗

参会的胸外科专家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 跃教授、朝阳医院李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石彬 教授以及安贞医院区颂雷教授。 5.1.1 气管肿瘤切除目的

切除大气道肿瘤,及 时、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并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 5.1.2 适应证

肿瘤侵犯气管长度不超过4~6 cm,没有明显的远处转移,患者心脏功能正常, 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肿瘤恶 性程度不高,患者预期寿命超过一年。

最大范围切除肿瘤,要求切缘距肿瘤0.5 cm, 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避免过多游离气管长度(气 管血运为节段性),一般游离气管切缘≤1.5 cm。

对发生于二级支气管的肿瘤,手术以NCCN指 南为原则。 5.1.3 禁忌证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心脏功能不 全;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已经出现远处转 移;患者预期寿命难以超过一年。 5.1.4 并发症

如发生吻合口瘘,将导致呼吸功 能减低。 5.1.5 术式选择的原则

两个"保持":良好的气 管血运,良好的气管生理功能;最大范围切除肿 瘤,要求切缘距肿瘤0.5 cm,病理为阴性(腺样 囊性癌除外,可为阳性);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 组织,避免过多游离气管长度(气管血运是节段 性),一般游离气管切缘≤1.5 cm。 5.2 放射治疗

参会的放疗科专家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 广迎教授,海军总医院康静波教授。

气管放疗适合于气管内的任何恶性肿瘤。气 道狭窄在50%以内可首选放疗,可单独进行,或与 化疗同步应用(同步放化疗)。气道狭窄在50%以 上,且为管内或管壁型,可在气管镜下先行削瘤 治疗或放置内支架,后再结合放化疗。如为外压 性狭窄超过50%,应先放气管内支架,再行放疗。 气管放疗总剂量可达60 Gy,良性肉芽肿可在30 Gy左右。大剂量放疗后可形成瘘。 5.3 化疗

参会的专家有:北京协和医院张力教授、解 放军307医院刘晓晴教授、高红军教授、秦海峰教 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梅娜教授以及中国医学 科学院肿瘤医院胡兴胜副教授。

肺鳞癌与吸烟有关,发病率在下降,约占肺 癌的30% 。临床特点中央型多见,倍增时间较 长,早期及局部晚期者的治疗与其他类型NSCLC相似,晚期肺鳞癌标准治疗仍是细胞毒性药物, 无较好的靶向治疗手段,生存率低于腺癌,正致 力于寻找驱动基因及靶向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卡 铂、替吉奥+卡铂(OS 14月,可作为一线治疗选 择)。如能结合内皮新生血管抑制剂-重组人血管 内皮抑制素,疗效可能更佳。如无禁忌,最好同 步放化疗。

靶向药物:鳞癌EGFR突变率仅3.6%,且没有 明确的预测意义。目前有应用前景的有阿法替尼 (EGFR Ⅷ)和达沙替尼(IGF-1R)。 5.4 内镜治疗

参会的专家有:煤炭总医院王洪武教授、张 楠副教授、天坛医院张杰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 于忠和教授及解放军总医院田庆副教授。

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硬质支气管镜 检术、支气管镜介导下的激光、高频电灼、氩等 离子体凝固(Argon-Plasma Coagulation, APC)、 冷冻、气道内支架置入、支气管内近距离放疗、 光动力治疗、气道内高压球囊扩张术等。 临床应 用中,可能需将几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因此, 必须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灵活选用。对腔内 或管壁型肿瘤,宜首选削瘤治疗,尽快畅通气 道,改善症状;而对混合型或管外压迫型肿瘤,可直接放置气管内支架,缓解气道狭窄,再序贯 接受放/化疗,必要时植入放射性粒子。

总之,中央型气道肿瘤(包括原发性气管癌 和支气管癌)病情复杂、危重,需积极处理。原 发性气管癌手术需慎重,应严格掌握指征;对初 治患者,若条件许可,放疗/化疗应同步进行。当 气道堵塞在50%以上时,应积极行气管镜下介入治 疗。

原发性支气管癌隶属中央型肺癌的范畴,应 遵循NCCN肺癌诊治指南。对明确有阻塞性肺不张 者,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必须、安全、有效的, 但对气道堵塞<50%者是否需要行气管镜下介入治 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6 总结

孙燕院士特别强调气管癌的多学科综合治 疗,高度赞扬这种多学科参加的高端峰会,希望 能达成气管癌综合治疗共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 个体化治疗方案。

最后,入会专家一致认为, 目前我国肺癌手 术、放疗、化疗及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 熟,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课题研究势 在必行,希望各科专家通力合作,为早日攻克肺 癌这一难题作出应有的贡献。